兰州大学:发挥高校优势 乐育团结之花
发布日期: 2022年06月13日 15:36  点击:

兰州大学是地处祖国西部多民族聚居区的“双一流”大学,拥有“各族师生大家庭”的天然地缘优势、“各民族共创中华”思想观点发源地的理论支撑优势、一流大学的科教医卫综合实力优势。长期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先后荣获甘肃省委省政府多项表彰奖励,并受邀在全国高教系统进行民族宗教工作的经验介绍。

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学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细落小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旗帜鲜明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创性论断,及时成立了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健全完善入耳入脑入心的宣传教育体系和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工作体系,抓住用好国家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和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机遇,有效发挥关联学科的引领作用、研究平台的辐射作用和文化活动的浸润作用,开创出各族师生共居共学共进共乐的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格局。

大思政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兰州大学的师生涵盖汉族、回族、维吾尔族等40余个民族,是得天独厚的各族师生大家庭。学校将“一条道路”“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贯穿师生成长发展全过程,分层分类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和宣传普及活动。

有效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思政课的主阵地优势,推进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入耳入脑入心。

着力加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课建设,开设《多彩民族之灿烂文化》《大美西北与敦煌丝路》《西北花儿表演与实践》等课程,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连续7年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兰州大学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巡礼图片展,连续举办6届民族宗教知识网上竞赛活动,参与人数年年创新高。

将课上思政教育与课下日常教育相结合,召开主题班会、党团活动日,开展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融情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学生社团“文化行者”申报的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文化适应与城市融入绿韭菜志愿服务计划”等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团中央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示范项目。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做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的报告。组织师生观看《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观影、品读中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全方位融入,涵育美美与共的校园文化。

学校连续7年高标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有计划组织师生赴甘肃临夏、青海乐都等民族地区参观考察,真切感受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坚持混班混宿混学机制,开展“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学习、走进学生心灵”“三走进”活动,3221名教职工全覆盖联系4766间本科生宿舍,有效加强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有困难和障碍的各族学生的关爱帮扶,构建起家庭、学校、学院、班级四维一体的教育格局。

定期举办师生“我爱中国古诗词”读书分享会、“民族文化杯”知识竞赛、“华夏风民族情”“别样风情庆中秋”“民族团结一家亲元旦联欢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各民族师生交流互动。

着力推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工程,接续举办三十三届“神笔杯”全国大学生书画大赛,成功申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兰州大学西北花儿传承与实践基地,原创声乐套曲《敦煌廿咏》入选教育部 “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用文化的力量构筑起各族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以享誉中外的“黄河母亲”雕塑和寓意深远的“七色光”为标识元素,成立兰州大学“七色光民族工作室”,促进各族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大力宣传各族师生中涌现出的典型和相互关爱的事例,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各族学生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着力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向党组织靠拢,近年来共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党员300余人。

数辈人赓续,创造出伟大复兴的理论成果。

兰州大学民族学学学科历史悠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始终是其核心议题。20世纪30年代,兰州大学民族研究的开拓者顾颉刚先生曾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的主张;谷苞先生曾三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20世纪90年代,杨建新教授提炼出“各民族共创中华”理论,并先后出版了《各民族共创中华》丛书、“青少年红色经典人物故事读本”(藏汉对照)、《中国少数民族图志》(西北卷、中英对照)、兰州大学民族学精选文库系列(26册)、西北少数民族学术研究文库(18册)等。2014年,兰州大学洲塔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甘肃青海四川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作为国礼由李克强总理赠送给牛津大学波德林图书馆。

2020年1月,兰州大学跻身国家首批成立的15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行列。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上报决策咨询报告21份,被采纳9份,1份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发表论文18篇,争取到国家级、省部级项目8项,出版著作8部,在全国建立15个“石榴籽心连心”科研工作站,举办“爱我中华大讲坛”讲座9场,新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本科招生方向,新增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博士点,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专题》《丝绸之路上的民族》等线下、线上特色课程,编辑出版《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录丛书》(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范围内传播民族团结进步的鲜活小故事,成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策咨询、学术创新、人才培养、宣传引领的重要一极。

多学科发力,夯实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兰州大学充分发挥地理学科、草业学科、生态学科等传统、特色学科的跟踪创新优势,锚定被称为“世界屋脊”“中华水塔”“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隆升与黄河演化、干旱区多尺度气候变化与影响、寒旱区史前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变化等研究领域产出了多项原创性、前沿性、突破性研究成果,一些被《Nature》《Science》等世界知名科学杂志报道。

学校科研人员全程参与第二次青藏科考祁连山综合考察活动,组织了两次祁连山关键区科学考察,连续3年发布《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绿皮书。目前执行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估、预警与监控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预期将实现生态环境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为解决青藏高原海拔4000 m以下地区优质牧草的生产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教授团队苦心育成产量高、适应性广的兰箭1、2、3号春箭筈豌豆系列新品种,已被农业农村部和甘肃省列为主导品种。南志标院士和任继周院士团队还向中央和相关省(区、市)政府提交战略建议和咨询报告10余次,这些建议推动了我国草原从“生产向生态、生产兼顾”、种植业从“粮食为主向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的转变。

兰大生命科学学院杜国祯教授、赵志刚教授团队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研究项目,在藏、青、甘、川建立19个试验示范观测区,推广治理退化草地250万公顷、退化湿地42万公顷、次生裸地2.7万公顷,建设人工草地2900公顷,累计经济效益10.25亿元,促进了涉藏地区经济、社会稳定。

2019年10月,兰大成立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研究院,开启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进行多领域联合攻关的历程。

常态化帮扶,践行“两个共同”的价值追求。

兰州大学身体力行践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庄严宣誓,立足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平凉市崆峒区上杨乡等帮扶地区的客观实际,探索出了一条以人才、智力、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综合推进的常态化特色帮扶模式。先后选派24名优秀干部在民族地区开展驻村工作,800余名干部教师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推动青贮饲草项目成为区域产业发展增长点,扶持打造中草药全产业链,实施医学医疗组团帮扶,助力帮扶的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从2016年起学校组建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团队,牵头承担国家和省级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任务近20次,获得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公室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先后成立了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等一批研究机构,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编制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等600多项,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学校充分发挥作为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辐射影响作用,先后承接完成2020年甘肃、内蒙古等地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班任务,为促进新时代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起到了重要的先行示范作用。